从民谣到民歌距离有多远?黄冈师院民歌传唱小分队来告诉你_全球通讯
5月12日,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民歌传唱小分队深入麻城,下山村,进课堂,开展麻城革命历史民歌与革命历史民谣传唱活动,弘扬麻城红色文化,传播大别山精神。
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民歌传唱小分队由1名教师和4名学生组成。带队教师刘燕是黄冈师院音乐与戏剧学院讲师,该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大一年级音乐表演专业的班主任。刘燕在教学与管理之余,一直致力于大别山民歌调查与传唱研究,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大别山腹地,开展社会调查与专业实践。她这次所带领的4名学生,包括1名一年级研究生、1名大三本科生和2名大一本科生。
传唱小分队在东垸村巧遇麻城市副市长
【资料图】
当天一早,刘燕自己当司机,带领小分队从黄州出发,驱车两个小时前往麻城市龟山镇东垸村。这里是黄冈师院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经过9年不懈努力,现在的东垸村已经从一个深度贫困村成功蜕变为国家级AAA景区、全国传统村落、全国森林乡村、湖北美丽乡村。学校和驻村工作队也多次被评为全省驻村工作突出单位和突出工作队,工作队长冯海东被评为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
上午10时许,小分队在村部综合楼大厅为四十多位村民教唱了麻城革命历史民谣《送别》和《盼红军》,同时集体演唱了麻城革命历史民歌《苏区好风光》和《红军游击歌》。
小分队为村民集体表演
在教唱时段,开头村民们还有些不好意思,打不开嗓子,但刘燕老师循循善诱,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清楚节奏和旋律,再一句一句来教唱。由于歌词本身就是当地语言,老百姓耳熟能详,村民们学起来比较容易,跟着老师的节拍很快就学会了这两首首歌。
村部传唱结束后,小分队巧遇来村里调研乡村建设推进工作的麻城市副市长杨牧和龟山镇副镇长毕佳锋一行。听了驻村书记的介绍后,杨牧一行高兴地与小分队全体队员合影,以示支持与鼓励。
麻城市副市长杨牧(后排左二)与传唱小分队合影
驻村书记冯海东说:“以前我们搞不清民歌与民谣有何区别,今天才知道歌与谣都是韵文,要把民谣变成民歌,就得专门谱曲,刘老师团队做了一件大好事。乡村振兴离不开以文化人,而乡村文化振兴亟需专业的文化扶持,这是学校第一次派遣民歌传唱小分队来村里。”
据了解,刘燕硕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黄冈师院教的是《曲式分析》课程,最近她为多首大别山革命历史民谣作品谱曲,先组织学生在校内学唱学好这些歌曲,再挑选优秀学生组成传唱小分队,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
为表感谢不吃晚饭不让走
中午时分,小分队驱车一小时,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黄冈师范学院结对帮扶的麻城二中,分别为该校高一两个班级的学生各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刘燕老师向高一学生介绍小分队成员
第6节课,小分队在高一(5)班教唱麻城民歌《苏区好风光》和麻城民谣《送别》。由研究生陈晨主讲,大一本科生邹烨灿教唱,课堂气氛极其活跃。一名听课的学生说:“学唱《苏区好风光》,让我们重新感受到麻城之美,而听了《送别》之后,让我的内心有想哭的感觉。”
第7节课,小分队在高一(16)班教唱麻城民歌《红军游击歌》和麻城民谣《盼红军》。由大三本科生孙晶晶主讲,大一本科生熊振阳教唱,学生们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学唱,很快就学会了这两首歌。刘燕在两个班级用电钢琴全程伴奏。
麻城二中音乐教师陶小玲全程协助了小分队的传唱教学,她动情地说:“我们高中音乐课程主要以音乐鉴赏类为主,但今天这节麻城民歌传唱课,充分发掘了音乐课的乡土元素,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生活的情怀,同学们都很惊叹我们麻城原来还有这么好的民歌与民谣。”
小分队成员在高一年级现场传唱
教学活动结束后,天色渐晚,但麻城二中领导说什么也不让小分队饿着肚子往回赶。在与东道主共进晚餐之后,刘燕带领学生踏上归途。为了避免打瞌睡,师生们一边赶路,一边唱歌,集体交流一天来的见闻与心得。
“一首歌谣,就是一段历史记录;一次传唱,就是一次革命故事传播。我们既是传唱者,也是传播者。”当刘燕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学校大门已在眼前,汽车仪表盘上的时针正好指向20时。
历经12小时,行驶246公里,深入村庄与学校,把民谣变成了民歌,并进行了有效的在地传唱,小分队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明天又将是新的开始。
(湖北日报通讯员罗朝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