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餐,打开地铁经营新思路 环球滚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经历,早上没有时间在家做早餐,一般都是在外面买一份。如果家距地铁站很近,是步行距离,一般就是在这个时段边走边吃。但有些人需要乘公交或者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没办法吃早餐。出了地铁就是CBD,早餐供应极少,只能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凑合。
现在,这样的烦恼有了解决方案。广州18号线磨碟沙车站站厅、番禺广场站换乘通道、南村万博站换乘通道、22号线市广路车站站厅都有了早餐车,为乘客提供快捷的早餐服务。只需要提前一日或提前几站在App或微信小程序预约下单,选好取餐地点、约好取餐时间,下地铁即可取餐,步行到办公室这一段就可以边走边吃。
这种模式方便了市民,满足了市民的需求,是一件好事。而且,从更大层面看,这是一个地铁经营的新思路。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为237.27亿人,相当于每天有6500万人次通过城市轨道出行。可以说,地铁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服务。
但是,梳理公开信息不难发现,大部分城市的地铁公司都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补贴以维持运营,一些公司收到的补贴甚至大于营收。实际上,这是城市地铁的规律。地铁建设投资巨大,车辆价格高昂,运营维护成本高,即使搭乘人流再大,所收票额大多也仅供日常运营开销。除香港、新加坡、伦敦、东京等少数地方,大部分城市的地铁都是亏损的。地铁有着巨大的正外部性,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发展,使得城市的财政收入更高,所以,城市财政补贴地铁也是合理的,这也是很多城市地铁的经营模式。
另一种思路是TOD模式,即“轨道+物业”模式。香港地铁是这个模式的典型例子。香港地铁公司沿线拿地开发,在轨道交通站点上方开发房地产和物业。地铁会带来地价上涨,溢价利润则用来补贴地铁。通过这种模式,香港地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可以盈利的地铁系统。如今内地越来越多城市也开始采用TOD的发展模式。比如,广州地铁的多种经营模式,非常接近香港的地铁运营模式。南宁轨道地产的营销文案,上面还写道:“每一份收入都要反哺轨道建设。”
不过,中国城市经营性土地必须以“招挂拍”形式出让,很多城市为了实现TOD模式,采取一些变通措施,在设置地块和出让条件上为地铁公司量身定做。比如设置地铁上盖项目;要求竞买人须具有地铁线网建设、运营、管理经验,或需签订地铁工程保护等建设管理协议。这是一种事实上的排他。
当然,地铁+地产模式并非万能灵药。政府不断调整土地出让规则,减少竞争,对于开发效率未必是好事。而且,不是任何城市都是北上广深,尤其在二、三线城市,给了土地不一定意味着盈利。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一个大城市,即便不用轨道地产模式,只要事先明确规划,政府财政仍然可以从地价上涨中受益,然后通过补贴形式支持地铁发展。地方政府将土地廉价出让给地铁公司经营,地铁公司的盈利数字好看了,但政府却损失了土地收入,其本质还是政府补贴,只不过成了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所以,地铁经营的开发,思路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应仅仅盯在房地产上。生活服务、娱乐、餐饮,都可以动脑筋。地铁天然具有巨大人流量,不开发可惜,当然开发也要有序有度,不能冲击了交通疏导这个核心功能。 □ 刘远举
标签: